我行前並沒有太多時間去閱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資料,
所以就我所遇到的狀況,作現象的描述囉。
上次很匆忙地入關,搭捷運進新加坡市區,應該算是來過新加坡,會有一些印象,
結果不是如此,因為我竟然沒有任何的印象,所經歷的都是全新的經驗。
這樣也好,我第一個印象是樟宜的提領行李的大廳,
是目前看到許多機場中最優雅的空間,
好像有種要去馬雅帝國旅行,入住五星飯店的感覺,(XD)
接下來就是要去搭地鐵了,
地鐵機場站的人工服務點再接近三航廈的那一側,
我是從二航廈這一側入站,所以,
要再搭電扶梯上去,過一個天橋。
橋的下面就是搭地鐵的月台,空間很明亮。
其實兩端都應該各自設立,
購票的機器應該要更新為更聰明的人工智慧。
我買不到行前資料查的一日券,他們所賣的都要付一筆款項,
買新加坡類似悠遊卡的空卡再儲值,
對短期停留的我,又想快速建立新加坡印象的觀光客,
怎麼算都不划算,這種措施也不甚友善。
所以就單買囉,到市中心約2.5 新幣。
機場地鐵站的賣票機大額(?20新幣)的紙鈔無法使用,
旁邊有一位人工找錢的人員,
總之這個過程覺得他們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
以前小時候會很興奮一些國家重大建設的完成,
有一種進入已開發國家的尊榮感,
現在這把年紀了,看事情會比以前持平一些,
管你機場捷運,輕軌電車,摩天大樓,都市各類型大型建設,
這不就是一個進步國家該有的基本配備嘛,
相對較落後國家也是有輕軌與地鐵的,
很多以往第三世界國家的基礎建設,
已經超乎我們既定成見所想像的,
以前是只要有了,就有尊榮感,
現在的有,必須要世界一等一的有,一等一的原創設計與製造,
還有一等一經營的軟體,這才有真正尊榮感。
有些一等一雖不持久,因總有其他城市會迎頭超越趕上,
像台北101撐了五年的世界第一高,就被杜拜超越,
將來吉達又有更高的超越杜拜。
但這種卓越與尊榮感是一個為人所紀念的記憶,紀錄,
也是人類參與所不斷創新與進步的過程,
因而造就出一種特別的尊榮感。
所以請中華民國台灣
對於一個已開發國家該有的建設項目,就趕快進展完工吧,
這都只是基礎建設,早已落候太多,
一個假議題可以拖延了國家的發展,實屬可笑,
在世界各國觀察體驗到太多優秀的城市規劃與建設,它們日新月異,
就像吳念真在從空中看台灣的旁白:
不要懷疑,這是你我的家園台灣,
你不知道是因為你沒有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它。
世界其他國家城市建設的進步,沒有深度體驗就不能真知道。
所以官員去國外考察,這種洞察力與用心到底到不到位呢?
都市的普世價值,人文氣息與心靈深度遠比有沒有輕軌重要太多了。
眼光與胸襟狹隘的政客與市民多數,只能造就出不入流的都市,
靠硬體去撐場面,宣傳政績,
自我膨脹滿足不實際的虛榮,其實卻讓造訪的人想儘早逃離。
這些離真實的尊榮,極為極為的遙遠。
你問我新加坡的建設如何,
就是一個已開發國家該有的基礎建設都有啦。自然而然就有門面。
但實際上我們的專業,不會讓我們說出太多的好話。但難免的,
人大都喜歡聽好聽的話。
我反而有興趣的是杜拜經驗,用此經驗來看新加坡與吉隆坡,
不得不佩服杜拜的"狂野",
但做一個觀光客體驗奢華與在當地生活,那是兩件事。
從樟宜機場的地鐵站是綠色東西線支線的一個終點站,
所以前往市區要先坐兩站到 丹那美拉 Tanah Merah 下車,
這個站連接了東西線的主線,在此轉乘主線前往市區。
我記得以前是可以直接從機場直通到市區不用轉乘,
所以看到大家都下車時,也跟著下車,
上班時間吧,全世界尖峰時間的運輸系統都是很擠的,
不過可以在車廂內聽到新加坡人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