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年前我去馬來西亞檳城時,逛到的一個櫥窗,裡面的這兩片老門扇吸引著我的目光,
但不知道這家店面是一家茶葉專賣店。
我走了進去,是為了想更清楚看看這兩片老門扇。
不過並沒有想到,這是一個美好檳城故事的開始。
我進到這間店鋪以後,發現這是一棟老房子,陳設非常的典雅,裡面除了販售茶葉以外
還展示了許多的茶具,像是一個小型的博物館。
當時在進入店鋪之後,裡面的氣氛是非常輕鬆的,老闆與老闆娘正與兩位朋友圍繞著桌子喝茶聊天,
這時老闆娘看到我,就邀約我一起來喝茶,這種邀約,是一種不帶目的的邀約,
帶著濃濃的暖意。
這時老闆剛好要出門辦事,於是就四人一起喝茶聊天,剛好他們有一些炒麵,就請我一起享用。
沖茶的過程,帶著一種無以言喻優雅,沖泡的茶的味道好極了,令我驚豔不已。
在檳城,許多華人的祖先是從福建沿海,廣東來到檳城,
這間茶行的主人,他們是閩南人的後代。所以聊天的過程大多是用閩南語。
但這種閩南語與我在台灣所慣常的閩南語腔調不同,
我試著用我不太順暢的閩南語與國語夾雜地交談
不知不覺我的閩南語就順暢起來,這是一個很棒的語言經驗。
在台灣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在這裡說閩南語,好像以前在眷村聽著不同的南腔北調,
會有一種情懷就是,原來我們距離很近,像是一家人的感覺。
他們當然不知道,他們接納旅人的態度,他們的閒聊,
對我產生了多麼大的啟發與影響。
在台灣生活了將近半個世紀,我一直有一個疑惑深藏在我的心中,
這些疑惑是來自於部分在台灣的一些閩南族群的後代。他們經歷過日據時代。
生長在北台灣的我,當兵時是在高雄,
有一回在岡山的街上,看到了示威遊行,上面寫著228等字眼,
剛好那時蔣經國總統過世,連上有許多本省籍的阿兵哥顯得不痛不癢,談笑風生,
當時心中是有一些衝擊的,
有一回搭飛機抵達台南,就問當地人如何搭車去台南市區,這位很草根的司機劈頭第一句話就是 "說台語"
當我進建築師事務所的時候,有一回建築師的姊姊出現在事務所吃中飯,我就被莫名其妙地點名
說台語,要不然要罰錢。
有一回在教會,還聽到一個會友說:你不會講台語,小心有一天會被殺喔。
喔。你總算承認 算是有良知的本省人喔
228當時果然有很多外省人因不會說閩南語與日語而被殺害喔
嘻哈帶過。
或講一些閩南語之後,測試你瞭不了解,有些根本就是罵人的話,貶抑對方的話。
但我從來沒有用德文的髒話測試她懂不懂。
甚至在室內設計的工地,包商的太太,我還對她有適宜的應對,結果這些台南人說著聊著,很不客氣地就說
你應該要說台灣話的,然後一整個鄙視的態度,最後感染到我的業主,她竟然也認為如此。
我當時客氣應對,如是說:我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台語說得不好,台語就是閩南語嘛,就是福建南部的方言嘛,
我們祖先是福州來的,他們會閩北話,我父母吵架時才會說這種語言。
我的父親會說四川上海寧波山東等語言,算是有語言天分的。
但我們家的背景都是說國語的,
我的英文是我在國外的母語,說得還流利,我去學法文學了三個月,就可以跟法國人聊天,
德文也是如此,
不過希臘文就例外了,我的希臘文學不好,因為"希臘根本就沒有文化"
當然,我是在指桑罵槐。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搖籃之一,怎麼會沒有文化。
語言是一種情感交流的工具,當你懷著恨意,連交朋友都很困難了,何況對方去講你慣常使用的語言。
希望他們夠聰明,知道我賞了他們一記耳光。
台灣有一部分的閩南人,早就失去了閩南文化的承傳,因為日本過去50年的統治家族名冊還留在神社裡。
所以也很難有正統閩南人的承傳。這種文化認同的碎裂,我們只能陪伴在旁。
真正承傳了正統閩南文化的,還是這些在南洋的華人。日本人在當地只有三年多的時間,就投降了。
而文化大革命後的紅色中國,還能剩下甚麼呢? 一切早變了味了。
我還是要把李光耀先生的一段話放在下面,表示我對這位閩南後裔的尊敬:
他說到;唯有知道自己的根源,唯有了解祖先的遭遇,你才知道進退依據。
我們和泰國人菲律賓人 或斯里蘭卡人有何不同?
差別在於我們如何來到此地,以及發展的方式,
這需要有歷史感。
所以
台灣的閩南人若失去了這種歷史感,其實是不可能偉大與茁壯的。
今年2016夏天我們再次去了檳城,帶著我太太一起去,
離開的前一天傍晚,我們去到茶行,茶行關門了,撲空,
茶行裡面,好像整個都在打包,好像要結束營業似的,頓時心中有些失落。
第二天我們要離開檳城了,由於是下午的火車,上午還是碰碰運氣去找他們,
結果他們真的在茶行。
原來店面是要重新裝潢營業,先暫時搬至另一處幾個月。
他們很高興我們的到來,正要泡茶時,我說我們時間有限,下午一點多的火車,
因為檳城是一座島,要搭渡輪到對岸搭火車,所以他們也警覺時間可能有些緊迫,
由於我們的行李還在飯店,老闆就堅持開車帶我們先回飯店拿行李,再開車帶我們去港口趕渡輪,
謝謝老闆與老闆娘,有機會我們會再去檳城拜訪你們,
我們也很順利地到了怡保,願上帝祝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