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文字取材於維基百科
克羅埃西亞原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
在1990年代初 南斯拉夫有四個加盟國獨立
(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
杜布羅夫尼克原是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
在1990年各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獨立,
而克羅埃西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也更名為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1991年,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宣佈獨立後,
在塞爾維亞的殘餘部隊南斯拉夫人民軍(簡稱 JNA) 對該市發動侵略。
1991年10月1日,杜布羅夫尼克受到JNA的圍困,
並持續七個月之久。
在12月6日受到最嚴重的砲擊,有19人死亡及60人受傷。
在圍城一伇中,共有死者114人,包括著名詩人Milan Milisić。
在1992年5月,克羅埃西亞軍解放了該城及其周邊,
但JNA在接著的3年也有零星的襲擊。
在戰爭結束後,
飽受砲轟的古城區依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指引去修復。
而在城門則有一個有關其受損程度的圖表;
而在這次攻擊中的JNA軍官及將士皆成為前南斯拉夫戰犯之列。
在聯合國事務專員的最終專家報告中有述:
「鑑於JNA在海陸空三方的肆意攻擊克羅埃西亞,
結論為JNA明顯地罔顧市民的性命安危,
也不排除JNA在該段時間故意及有系統地攻擊市民
及民間的財產的可能性」
獨立的過程 都是經過了一場戰爭
這些戰爭的影響 斷送了旅遊的可能
這是我們對克羅埃西亞陌生的原因之一
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古稱拉古薩(Ragusa),
是位於克羅埃西亞南部的港市,
此城隔著亞德里亞海與義大利半島的東岸遙遙相望,
它位於杜布羅夫尼克地峽之末端,
風景優美聞名,是熱門的度假勝地,
有「亞得里亞海之珠」的美稱。
杜布羅夫尼克的發展是建基於海岸貿易,
在中世紀時,它是拉古薩共和國的所在地,
在當時亞德里亞海中唯一能與威尼斯匹敵的城邦。
這城市憑藉它的財富及外交手段,在15及16世紀時的發展
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
這城市也是克羅埃西亞語言及文學的其中一個發展中心,
是不少詩人、劇作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及其它學者的居所。
如今 戰爭的陰霾早已不見蹤跡
一進入城門 觀光客把大理石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
大理石街道被磨的油亮 在陽光下整個城是一陣烘亮
但在夜空的燈光反射下 卻顯出不同程度的璀璨與光輝
而如織的遊客依然繼續磨踏這一塊塊被拼湊
顯出無以倫比高雅的大理石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