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室內設計執業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
改造之前
業主的家十有五六根本就是處在儲藏庫的狀態
探究其原因歸咎於房屋銷售的模式
台灣的住宅的設計絕大多數只是一種商品的銷售
建商在利息成本的時間競賽中
快速成交進帳成為建商的標地
人居住在其中的種種需求只是次要考量
除非是高檔的房屋銷售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家已經東西多到這裡堆那裡堆
若經濟狀況許可
還是請一位室內設計師幫你的空間重新規劃一下吧
今天晚上跟業主談了一下平面的規劃
我幫她們做了許多儲藏空間的設計
老媽媽總是說不要敲牆啦
怕鄰居抗議
預算有限啦
不過專業與良知的判斷該改的還是得改
只有盡力說服囉
不過這個案子還頗好玩的
一些有趣的儲藏空間規劃
翻遍了許多日文的雜誌
還好紀伊國屋在我家附近
不過今晚的簡報似乎讓我察覺到
屋主不見得需要一個好的設計與好品質的施工
便宜比較重要
我其實有點意興闌珊
因為預算直接影響到工程品質
一分錢一分貨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