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各地旅行 總會觀摩當地處理公共空間的手法
其中人行道是我很注意的一個項目
這是波蘭的格但斯克 一個廣場正要鋪設石頭地磚的工地
這台機器稱作夯實機
由於瀝青與混凝土會隔斷雨水滲透至地下的路徑
所以鋪面材的透水性 是必須要考慮的
因為一個都市的地下水與氣溫的調節是有關連的
台灣很多錯誤的做法 直接打混凝土 鋪瀝青
波蘭或歐洲其他地方我所見過的
他們會先覆蓋一層具透水性的基土 照片中就是基土
用夯實機彈打壓實基土
這些技工他們的職業是受人尊敬的 是因著他們工作態度確實與專業
他們就是一寸一寸土地 用夯實機把基土壓實
這是他們的工作倫理
壓實後 上面要再覆蓋一層透水的沙土 再將石塊排列在沙土上
石塊間隔的孔隙再以砂土填實 很簡單的施工程序
這種石頭地磚可使用百年都不會損壞 當然要挑對的石材
幾百年以上的施工傳統 兼具環保的智慧
這就是他們鋪設廣場所用的石頭磚 有兩種規格
小的五公分 大的厚度十公分
因為這種廣場以後會停車 如此的材質才足以承重
台北市人行道一天到晚被機車碾壓 用這種厚度鋪設
對的施工程序之下 一勞永逸
這是在鋪設的現場 左邊散落的石頭就是放在已經夯實好的基土上
所以這種石頭磚多厚實啊 各邊至少都十公分以上
中間的技工拿著橡皮槌 調整位置並敲實砂土
最右邊的技工把砂土填入石塊相互間的孔隙 並壓實
歐洲許多美輪美奐的廣場鋪面 就是如此形成的
這些施工確實的技工們 真是功不可沒
這段人行道的鋪面工程影片 是在捷克的卡羅維瓦利拍攝的
請注意他們捷克人的人行道地磚厚度
還有他們嚴謹的施工態度
其實這個施工程序跟波蘭是一樣的 在砂土層上排列石塊
歐洲很多人行道工地都是如此施工
下幾張是挪威的卑爾根火車站旁的輕軌電車車站
這種工地 細看就知道是很嚴謹的施工流程所產生的結果
所有邊磚材 都是工廠預製 然後到工地組裝 月台邊材為石材
除此你也看得到用心的設計思維 各構材間的組合 如同IKEA的家具組裝
台灣很多公共性的構造物是沒有設計思維的 可以用就好 造價便宜就好
造型美不美觀 已經喪失品論的鑑賞力
這是心靈的一種貧窮挾制所延續的結果
這些工程未來完工後 使用者只是人員在其中行走 站立
或著牽引著娃娃車 腳踏車的乘客 機車不會開上來
如此鋪面地磚的厚度 照片顯示就已經五公分了(鋪在沙上的灰色混凝土磚)
但導盲磚只有兩公分 但在台灣還是必須要用到五公分 這是一個地坪設計的基本數字
請別再把貼建築面材的磁磚轉用至地磚!! 以避免一直做修修補補的虛工
日本的人行道也有另一種做法 與道路齊高
但是用邊轉隔開 這都是預製現場組裝施工的觀念
不可能拿個混凝土或水泥砂漿來現場亂補丁
規格化的結果 所以現場看起來就很整齊美觀
台北市敦化南京新完工的商業大樓
大樓的石材廠商切削的弧線多美啊
台北市的人行道施工單位如何去配合這條弧線呢
行道磚被切割得歪歪斜斜 為何連個平行線都抓不準呢
草率啊
留一個中間帶收邊 可能又是用不及一公分厚度的地磚鋪設
請千萬別水泥砂漿糊一糊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些養護單位難道沒有特殊的切削工具嗎)
我的相機有時會把醜的東西變得不太醜
現場看這些行道磚切割弧線 真是......... 腦充血
下圖是西班牙格瑞那達的人行道
這是2007年施工中拍的 現在已經完工
完工後的人行道非常的優雅
(一時找不到完工的圖片 找到再放上)
各位有機會到此一遊 可以看看西班牙人對人行道設計的巧思
格瑞那達 哥倫布大道旁的人行道
有時候小孩子玩完玩具時
大人要教導訓練孩子將玩具歸原位收好
這是養成小孩子負責任的一種訓練方式
但是我有時會覺得 我所身處的環境
像是被一群不懂得將環境收拾好且不負責任的大孩子
把周遭環境弄得凌亂不堪 真是不知該如何收拾起??
日本秋田市的人行道與建物樓梯的收尾施作
- Oct 10 Sat 2009 04:18
東歐人如何鋪人行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