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看到森之齋葬場
立即想到前幾年帶了一群建築系的學生去到柏林近郊的一座森林墓園
不過當時留下的影像紀錄不多 所以計畫在柏林之行時   再次造訪
DSC01935.jpg     

我其實帶了兩批學生參觀過這個柏林的森林墓園
一次是中原的學弟妹   一次是中華大學建築系
記得中原的學妹提到 他們早一天拜訪時   剛好有葬禮
整個過程就是安靜與祥和  

DSC01947.jpg 

當車隊離開時   所有其他剛好經過的車輛都停在路旁
靜靜等候其遠離   表達對逝者的致敬

DSC01920.jpg

我第二天抵達時 是沒有任何活動的
應該這裡的使用率不如我們的頻繁

第二次帶了26人   像是野餐郊遊一般地抵達
但是大家吵雜之際    進入到中央的空間
瞬間大家都安靜下來了   當天也是沒有任何的葬禮

DSC01938.jpg

中央從天花板 有一根細索   吊掛著一顆如雞蛋大小的白球
白球停在中央圓形水池的上方約10公分處

DSC01930.jpg
水從水池中不斷溢流出來  
整個空間   隨著時間   就是這種輕微的溢流聲迴盪

DSC01931.jpg

白球相對於整體的空間 更顯得渺小
不得不感動於這個簡單的裝置
人的本質是何其的渺小   相對於這個宇宙
沒有著力點地 虛晃來去...................  

DSC01948.jpg

中央有一些柱子   似乎建築師在散步時  
走入了一個充滿靈性且陽光灑落的森林
將空間轉化成為設計

DSC01940.jpg

兩旁各有一排凹槽   堆置了白色的細砂
提醒著人們   本是塵土且終將歸於塵土

DSC01937.jpg

所以我一直對這座齋葬場存著良好的印象
對於逝者與生者   在面對死亡   有著對生命的提醒
過程中也是一種對生與死的尊重   且不懷有懼怕

DSC01941.jpg

我知道柏林這個建案是取材自於瑞典的森林墓園
安藤先生也在日本設計了一座類似的齋葬場
瑞典的森林墓園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是因著它成為一個良好的範例  
悲傷隨著空間的鋪陳與轉化
逐漸地被淡化與醫治

DSC01965.jpg

這讓我想到我的母親的告別式
台中殯儀館的雜亂   讓我不得不關閉我的某些感官
我在如此吵雜的狀況之下 送走了我的母親
這些其他隔壁誦經的擴音器真是夠了...........

這次2009德國之行 我在辦事結束之際   再度造訪
卻發生了一些可笑的事情
那天抵達時   除我以外整個墓園空無一活人  
當然這棟齋葬場也是空蕩蕩的

DSC01960.jpg 
這次一人的闖蕩 的確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好好拍照
只是 真的是怪怪的  

當我一抵達時 可能距上次已經是七年以前的時間
我忘記入口是自動鐵門   所以一到門邊緣便使勁地推門
我站的位置也不在此門的偵測範圍內
當然門是不動如山   推不開
心理還想真是不妙
只好貼近玻璃窗往裡面拍了幾張

到另一邊取景時   就觸動了另一座大門的偵測器
這時門"轟"的一聲   緩緩開啟    著時把我狠狠地嚇了一跳
我一則以喜      一則以驚    總算可以進入室內拍照  
但是進入室內不多久 這個鐵門又發出詭異的聲響
............轟鏜    把我   一個人   關入這間齋葬場的大廳
OK  不怕不怕   繼續拍照   在這個空無一其他活人的空間中................

DSC01933.jpg 

這棟大概七年以前剛蓋好不久   七年下來   這裡也送走了好一些人囉
趕快照一照 到戶外去看一看

當然和瑞典的案例相同的動線規劃   
這個大廳的地下空間   是從後面經過一個地下道進入
焚化的設備就設在地下一樓   但是是完全不干擾的
我走到地下車道的入口處   這時心就更毛了
心中兩股聲音交錯  
喂   準建築師    將來若你接到相同的案例怎麼辦
下去看一下 觀摩人家怎麼配置

另外一股   我找一下這個案例的平面配置即可
我幹嘛嚇死我自己   一個人ㄟ    

第一股聲音   讓我走了一半地下道   另一股   讓我退了出來........

真的 一個人都沒有 很毛啦............  

 

我真是個膽小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athan0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