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一次去美國時,要辦美簽,
其中簽證表格有一欄要註明,曾經出國的時間地點,
這個問題可把我搞慘了,
我翻出最早的一本護照,包含正在使用的護照,
總共用掉三本,
花了一個晚上,核對每一個出境與入境的章,
從貼了滿滿的各式歐盟國的申根簽證,
回想我到底去了哪些地方,
條列結果竟然是滿滿的一張A4的紙。
當然大部分都是往西邊飛到歐洲,
往東也只到日本,南呢,巴里島。

我想這張條列一大張的出境紀錄,
可能是美國簽證官異常爽快,
沒有刁難我的原因之一吧。

那時算一算自己歐洲去了幾趟,幾乎快破四十趟了,
看了自己都傻眼,
飛歐洲一趟最快14小時半,
加上這三年多,已經飛了近90次,
累計起來原來我已經在飛機上待了54天半!!!
等我飛第一百趟我一定要去慶祝一下,
坐一趟頭等艙吧^^
哇--哈哈哈  (想的美囉  到時一定還是乖乖坐經濟艙)。

因為很多航點沒有亞洲直航的航班,
所以自己有很多機會在歐洲的機場轉機,
算算應該有60次之多了吧。

以前在建築系唸書時, 
人人都會備有一套精裝十大冊 "建築資料集成",
其中不知哪一冊,就有一個章節就是講各國的機場,圖文並茂,
雖然翻譯者的中文常常會不知所云,
但是建築系本來就是會被訓練蹂躪成,很會看這種複雜的圖面。
加上自己又有興趣,花了很多時間研究,
想想畢業設計就蓋一座機場吧(最後沒選這個題目)。
但是現在想想真是好可惜,當時應該來設計一個航空站。
(以當時的程度作機場設計,大概就畢不了業)

雖然畢業設計沒作成,
但是歐洲幾個重要的機場平面圖,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筋裡,
所以我自己一人旅行時很喜歡逛機場的航站大廈,
就是有點建築職業病的那種逛法........
能看到飛機起降的機場,我就更愛了,因為我是飛機迷嘛!!

所以倫敦、法蘭克福、巴黎、阿姆斯特丹、羅馬
是最常被利用來轉機的機場,
而蘇黎世、維也納、慕尼黑、米蘭  等機場
也偶爾會被使用來轉機。

當我帶團的時候轉機的速度一般都很快,
一方面已經累積了很多經驗
機場平面圖的記憶,空間與方向的記憶,
加上幾個安檢時需注意的重點:  

若真的在趕時間轉機,
為了避免不要因為經過 X光機就被,滴滴滴
然後到旁邊被海關用金屬探測器毛手毛腳的摸一遍,
在轉機前,記得把金屬類小東西,
如銅板零錢、手表、戒指、項鍊等放到隨身行李,
或放置到外套口袋,再把外套脫下,隨同隨身行李過 X光機,
腰帶有金屬環扣的,乾脆先卸下放到隨身行李。

液體按規定容量,放置在透明的塑膠袋,
攜帶的水壺內有水,要不就先喝掉,要不就把水倒了吧 !
筆記型電腦先取出備好,相機 、手機都放在過X光的專用塑膠盒中
若鞋子也有金屬,也可以脫下放到塑膠盒中,
(所以旅行鞋不要挑有金屬的)
大概這樣都關照一下,
大都是安全快速且安靜地走過X光機後, 
收收東西,便可以立刻往登機門衝了 ,

一般在倫敦機場轉機到歐盟程序上是最快的,(反過來亦是)
因為只要過一個安檢的程序, 
出入境歐盟的證件查驗都不在倫敦,省了這道過程就省了很多時間,
還有就是不同航廈的互轉各有技巧
我最快的倫敦轉機紀錄是T1與T2互轉10分鐘,
因為航站相連不用坐接駁巴士。

T1與T3互轉25分鐘,需坐接駁巴士
但是拖運行李與一般機場差不多50~70分鐘不等。
距離較遠的是T1轉T5  或   T1轉T4,都需坐接駁巴士
還是要看你的行程,互轉使用的航空公司來做決定。

但是其他歐盟的國家轉機時,
進與出都會證照檢查,
中華民國 TAIWAN 的護照大多會很快速被處理,
這時我都會排第一個,告訴海關我們一行人入境歐盟的旅行計畫、 人數等,
海關了解後,在我後面同行的朋友,就會很快速的
一個接一個,碰碰碰  蓋好章。
只要不要遇到一些從非洲或中東來的班機旅客, 
轉機速度還是很快的。
但真的遇到,千萬要記住,這些國家比較不排隊的,
這時就不用展現中華民國或台灣國管你甚麼顏色的雍容大度,
帶著兇狠的眼神,往前插就對了,
秀出你的護照封面且面向海關,
混亂的場面之中,有時海關眼神的餘角眷顧你時,
看到你的護照後會向你招手, 
這時只要奮力往前擠,他會讓你先蓋章入境。


話說有一次自己護照上的加簽頁,
(一般都是把出入境章蓋在簽證頁)
被蓋上了一個歐盟的入境章,
為甚麼呢  ?
因為轉機入境時有兩位入境的海關官員,
正在打賭比賽誰蓋章蓋得比較快,
我們這一群只要護照一送入就立刻聽到一聲印章聲  碰!!
不巧我翻到加簽頁,才剛送入,印章就碰的一聲蓋上去了,
此時海關先生的眼睛,是看著隔壁通關走道的另一位海關,
戰況非常的激烈,
那位海關也是拼命的見一個碰一個......................

真是兩個白癡,還好我們不是恐怖份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athan0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