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暑假,我帶了兩個建築專業的團,
一個是德國建築團,一個是倫敦與巴黎新建築參訪
我的動機非常簡單,
學建築的人需要更多的空間經驗來調節自己設計的經驗值,

當時許多建築系的同學來參加我的大補丸廉價半自助團,
2000年,我們剛好遇到了德國漢諾威的萬國博覽會,
之前就已經在雜誌上,看到相關的介紹,
最令人期待的是由MVRDV團隊所設計的荷蘭主題館


這次萬國博覽會是一次超值的經歷,
參觀的節奏非常的順暢,留下很好的印象,
展覽每一個館有自己強烈的建築特色,
規模之大,只後悔待的時間太短


去年日本的愛知博覽會,其實是非常失望的,
似乎各國場館的發揮,有很大的限制,
所以沒有太多吸引人的場館, 最氣的就是在炎熱的天氣下排隊排死你....

當時的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是德國在歷史上首次舉辦
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博覽會,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挑戰,

「景觀三明治」──荷蘭館

萬博會荷蘭館的設計出自於荷蘭 MVRDV 建築事務所,
由「MVRDV」理論的中心人物 Jacob van Rijs 所操刀,
以奇特的設計概念與造型呈現前,便已經吸引眾人與媒體注目與期待。

MVRDV在1991年成立於荷蘭鹿特丹,
由三位年輕建築師 Winy Maas、Jacob van Rijs 和 Nathalie de Vries 共組成立。
「MVRDV」理論以嚴謹的科學數據解讀,成為操作建築計畫的依據,
以歐陸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荷蘭為預設對象,
透過電子計算機將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與推演,
展現出人類對未來都市生活的奇特設想。
這些以為單調卻富含玄機的數據與分析結果,
如何轉換為如此令人訝異的設計成果,
成為建築取經者新的顯學。

這個命名為「METACITY/DATATOWN」的大型裝置,
是假設荷蘭未來四倍人口成長後的未來城市,
若都市中有兩億四千一百萬人居住,將有哪些空間被覆蓋?
MVRDV的設計和推理,是根據荷蘭過去的統計數據,
這些數據與居住、燃料、農業相關而構成,
也是對荷蘭的自然地理、人口密度及建造現實的考察所推導出的獨特創意。

荷蘭人口有一千五百七十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
這次MVRDV設計的荷蘭館,就是他們從事高密度土地利用案的最初嘗試,
將各自然地景文化層用垂直向上的斷層堆集方法構成空間,
雖然是對荷蘭國情的思考,實際上為人類未來都市生活提供了一個新的、前所未有的新展望。

遠遠望去,像是一個巨大的「景觀三明治」。
四面沒有牆壁的大廈,層面都暴露在外,內容物也一覽無遺
排了十多分鐘左右的隊,終於進入荷蘭館,它是最受歡迎的展示館之一。
排隊過程中有一段有趣的介紹影片 輕鬆活潑的內容,令人有歡愉參與的心情
然後參觀者乘電梯一直升到有四十公尺高的荷蘭館最上層,
電梯門打開 映入眼簾的有水塘、土丘、還有三個風車發電渦輪機。
荷蘭鄉間風車和水塘構成的田園景觀安排在大廈的最上層。


順著六個主題即「屋頂田野意像」、「多媒體劇場」、「森林」、「根」、「花田」、「沙丘」
參觀者利用室外樓梯向下層移動,這時一陣涼意襲來
原來屋頂上水池的水透過一種包圍在劇場層的不織布溢流而下,造成極佳的冷卻塔效果
這一層被稱為「多媒體劇場」,
以多媒體的方式透過精心的安排,以趣味的方式向人們介紹了荷蘭這個國家。

再下一層(四層)是一片充滿綠意的人工森林,
柱子原以為會是鋼構的Truss 但沒想到全部是由原木支撐,
天頂以日光燈管圍成一個圓形,令人訝異的是氣氛營造到似乎真的進到一座真的森林,
這個讓參訪者體驗的場所真令人驚訝。


接著是第三層的「根」風景。


所謂「根」應該說是上一層森林抽象的下部,
同時又暗示著支撐著荷蘭社會的基礎設施,
許多從天頂懸下來的,大小不等的圓形空間,
穿插著錄影,不斷變化的彩色燈光增加了迷人的效果。

第二層是由無數花盆構成紅黃兩色小雛菊的世界。
聽到蜜蜂的嗡嗡聲,原來陣中安排了許多液晶螢幕,
蜜蜂影像在不同的液晶螢幕間出現又消失。


最下層的是洞窟景觀,
這裡有讓參觀者稍作休息的景觀餐廳,也有銷售荷蘭前衛的工設商品的商店。
博覽會早已經結束,這一座具有獨特想像的立體田園也早已拆除,
但對於未來探索與令人耳目一新的荷蘭精神,自有一番新的體認。
2007 二月份的荷蘭的建築之旅也拭目以待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athan07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